 |
|
 |
|
|
|
|
|
|
|
1. 自閉症 |
|
|
發現期: 18 個月至 30 個月,此時期孩子接觸同齡孩子的機會增多,困難逐漸顯現出來。 |
|
2. 專注力不足過動症 |
特徵 與同齡兒童相比,他們會明顯地 |
-
不能因應環境來調節自己活動量,時常坐立不安
-
難維持專注去完成一些刻板、煩複、重複性的工作
-
在計劃、執行工作時有明顯困難
-
時常不故後果作衝動反應,容易闖禍或弄傷自己
|
發現期: 6-8 歲,此階段安坐學習的要求較高,困難更為明顯。 |
|
3. 特殊學習障礙 |
特徵 * 聽、說、讀、寫或數理能力明顯較其智能為落後 |
|
發現期: 6-8 歲,因寫字、默字的機會增加,障礙更為明顯 |
|
4. 發展遲緩 |
與同齡兒童相比,他們會明顯地在言語、智能、自理技巧及體能多方面較弱。 |
|
5. 資優兒童 |
較同齡孩子比較,他們具備 |
|
|
6. 其他 |
家長若發覺孩子出現行為問題的次數較同齡孩子頻密、反應較強烈、持續較久,而且嚴重影響他的日常運作(如社交和學習)便需轉介作進一步的評估。 |
|
|
在兒童發 展過程中,如幼兒未能做到以下情況,應轉介至言語治療師作進一步評估。 |
|
語言發展 |
12 個月:理解簡單指令, 如:「拍手」
18 個月:有意義地運用單字, 如:「媽媽」、「車車」
2 歲:將單字串成短句,如: 「 BB 玩」、「食餅」
2 歲半:說出完整句子,如: 「爸爸洗手」
3 歲:使用形容詞,如: 「污糟」)和代名詞(如:「呢度」)
4 歲:說熟悉的小故事或覆述日常瑣事 |
|
語音發展 |
3 歲:廣東話構音大致正確,除了較難發的輔音如: /ts/ 「錢」, /dz/ 「蕉」, /s/ 「三」或 /kw/ 「裙」等
4 歲半 :廣東話發音完全正確 |
|
如遇以下情況,也請轉介言語治療師 |
-
長期嗓音沙啞
-
吞嚥困難
-
口吃
-
裂唇 / 裂顎
-
弱聽(而引致溝通障礙)
-
經常流口水( 3 歲後)
|
|
|
感覺統合失調 |
|
發現期:幼兒至小學階段 |
|
特殊學習障礙 |
|
發現期: 5-8 歲,幼稚園高班至初小階段 |
|
發展遲緩 |
不同能力範圍的發展較同齡兒童慢,訓練範圍: |
|
-
小肌肉發展
-
寫前技巧能力
-
自理能力
-
平衡力不足及肌肉張力過低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